宝宝打完疫苗胳膊上有硬疙瘩,怎么办?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宝宝打完疫苗以后,一般胳膊上都会起一个小疙瘩。当硬疙瘩周围没有红、肿、热、痛等情况时,如果硬结范围较大,可以用温毛巾给予局部热敷,可以很快吸收。建议不要触碰,一般的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就会吸收,不用紧张。
西电集团医院
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,出现胳膊肘红肿应该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。可以在硬结出现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给予局部热敷或者用新鲜的土豆片敷在注射部位。过2~3天等皮肤内的颗粒吸收了,疙瘩自然就没有了。
狂犬病疫苗虽然整体安全性比较高,但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。在这些不良反应中,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,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、发红和硬结。打狂犬疫苗后,手臂疼痛一般是指注射部位会有疼痛,不用太担心疼痛,因为疼痛程度一般不高,一般一两天后就会消退。有些人会在注射部位疼痛的同时发现针孔附近红肿甚至硬结。此时,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,但不会影响身体的其他方面。一两个星期后,硬结可以消失。
在做疫苗接种的情况下,的确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部分的不良反应,例如出现了打疫苗位置肿胀。针对轻微的肿胀,一般不用额外的解决,注意观察就可以了,肿胀一般持续两三天后,应该就会慢慢的减轻。如果肿胀越来越大,或是肿胀长时间不消退,那就必须带小宝宝到医院门诊立即就医。看一下是否有一些感染的状况,造成肿胀不消散,依据医师的诊断来做出解决。
如果接种疫苗的地方有硬块,应确定硬块的大小。一般来说,硬块比较小,应该观察硬块表面的皮肤是否红肿。如果有红肿,大多数都有局部感染。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。如果局部没有感染,只有硬块,大部分是由脂肪坏死引起的。
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烧,这可能是疫苗的副作用造成的。温度不高于38.5度,可以暂时观察。一般来说,发烧可以在两三天内缓解。不建议使用药物退烧,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降温:额头敷冷,擦洗四肢退烧,多喝水,注意休息。
发热是接种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。治疗原则是:当体温超过38.5°C时,孩子精神状态不好,嗜睡,可给婴儿退烧药美林或布洛芬退烧;儿童退烧药也可以用来栓塞肛门退烧药。同时让宝宝多喝温水,用温水擦拭身体,贴上退热贴,帮助宝宝降温。如果宝宝体温在38.5℃以下,孩子精神状态良好,可以先观察,不要吃退烧药,采取物理降温措施,比如贴退烧药,洗温水澡。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,1-2天后体温下降。如果发烧超过48小时,需要去医院。
儿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