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时尿蛋白偏高,怎么治疗尿蛋白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尿蛋白通常是由尿路炎症或肾脏疾病引起的。有必要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以下临床症状,如尿痛、肉眼血尿、腰痛、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疲劳等症状。如果有这些临床症状,尿路感染应视为病因。
西安市第四医院
经常引起蛋白尿的疾病包括慢性肾炎、高血压肾损害、糖尿病肾病等。如果蛋白质含量低于1克,应服用ACEI药物。如果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大,建议进行肾穿刺以确定肾脏病理类型。治疗通常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。
在正常的尿常规中,尿蛋白应为阴性。如果是尿蛋白(+),则应考虑以下情况:首先,消除因少喝尿而引起的测试错误或尿蛋白假增加。其次,有必要排除由发烧,感冒,剧烈运动和感冒引起的短暂性生理蛋白尿。
高尿蛋白主要分为病理状态和生理状态。病理性尿蛋白主要由肾脏疾病引起,如肾炎、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,如糖尿病肾病。高蛋白尿的治疗需要基于24小时蛋白尿的定量测定结果。如果是少量蛋白尿,可用中药汤剂治疗。
尿蛋白++应进一步测定24小时,以评估尿蛋白的减重情况。同时要检查肾功能和b超,看是否有肾损害。不同程度的疾病导致不同的治疗方法。如有必要,可能需要肾活检来识别特定的肾脏疾病。目前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尿蛋白++。在这种情况下,没有明显的活动性炎症,主要是由于服用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,如贝那普利,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,如氯沙坦,疾病很快就可以缓解。具体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尿蛋白排泄增多称为蛋白尿,是肾脏疾病的标志之一。其中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的多少,可以反映出肾小球损伤的程度,尿微量蛋白升高,早期要及时治疗,尚可以逆转肾脏功能的损害,如能及时治疗,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发展进程。
尿蛋白的两个加号通常表明肾脏受损。严重性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进一步改善和评估。建议进一步改善肾功能、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、血浆白蛋白等指标。常见疾病包括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。对它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尿蛋白的定量大小。如果蛋白质含量低于1克,我们的治疗可以通过保护肾脏和使用ACEI药物达到良好的效果。如果蛋白质定量超过3.5克。需进一步检查肾穿刺,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。
尿常规出现尿蛋白1+,说明尿蛋白浓度在0.2 ~ 1.0g/l之间,是肾损害的表现。在这种情况下,首先要明确肾损害的原因,结合病史和症状,如发病前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出血点、上呼吸道感染等。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,必要时检查肾脏穿刺情况。不同原因引起的肾损伤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差异。首先要治疗原发病,如糖尿病肾病控制血糖,高血压肾损害控制血压,感染引起的肾损害使用抗生素。具体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它是临床上通过收集24小时尿蛋白总量来诊断肾脏疾病的一种方法,也可用于判断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。为了获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,需要预留24小时尿总量,预留24小时尿总量后,要充分混合,即尿液中的各种物质,尤其是蛋白质,在尿液各部位的分布浓度要相同。然后以5-10mL为代表,送实验室测定5-10mL中的蛋白质浓度,再乘以24小时尿总量,得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。需要在24小时内排便的患者应先排尿,以免尿量不准确。然后夏天可能会有高温,需要存放在冰箱里。滞留完成后,检查前,用杯子量总量,搅拌均匀,取出部分送医院测定。
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升高,提示尿蛋白含量异常升高。导致这一指标升高的原因很多,如糖尿病肾病、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、慢性肾小球肾炎、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肾炎等。由于病因不同,治疗方法不同,当此指标上升时,应请肾内科专家进行相关检查,确定病因。如有必要,应进行肾活检,进行病理诊断和针对性治疗。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的,患者尿液中也可能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。
正常尿液中没有蛋白质。尿液中蛋白质的存在通常表明肾脏疾病。蛋白质出现在孕妇的尿液中,所以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。同时,还应考虑妊娠合并肾病和糖尿病引起尿蛋白的可能性。孕妇出现蛋白尿时,应在三级和一级综合医院进行系统检查,以确定蛋白升高的具体原因,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孕妇产生蛋白尿,要考虑是否孕期产生的尿蛋白。一般产生在怀孕20周后和生完孩子3个月内,蛋白尿会自动消退。此时怀孕无明显肿胀、高血压,不用治疗,产后自动消失,注意低盐低脂饮食。
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