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现胃息肉的情况这严重吗?
西安市第三医院
胃息肉本身并不是很严重,通常是良性病变,胃息肉若诊断较早,治疗手段较多,治疗效果较好。如果息肉小于一厘米,复查并没有发现息肉增长,可以先不进行处理。大于一厘米,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,一般在胃镜检查时即可进行切除。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胃息肉一般被认为是胃炎黏膜腺体增生所致,一般不严重。只要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,对身体是没有损伤的。产生癌变的几率较小。注意饮食并定期监测即可。有癌变的可能的话要通过胃镜或外科手术的方式切除。
胃底息肉绝大多数为胃底腺体增生引起的增生性息肉。这些息肉并不严重,只要定期随访,就不会癌变。除非息肉扩大到2厘米以上,严重影响胃的消化功能,否则建议在内镜下切除。但也有少数胃底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,以绒毛状腺瘤性息肉、管状腺瘤性息肉和管状绒毛混合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。无论这三种息肉是哪一种,都必须在内镜下进行ESD或EMR。
胃息肉直径仅有0.3cm时,一般会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使用活检钳直接钳除,部分人会应用高频圈套器圈套进行冷切除。 通常0.3cm的胃息肉一般为良性息肉,而且没有任何症状,随访观察即可。息肉病理类型比较多,一般分为炎症性息肉,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,其中前两者息肉一般不会癌变,后者有一定的癌变可能。对于炎症进一步可以产生非典型的增生,要积极治疗。
胃息肉不见定是癌症的早期。胃息肉是胃粘膜表面长的突起颗粒,多为乳头状突起,少数呈分叶状、有蒂或无柄,多数直径在0.5-1cm之间,少数直径大于2cm。胃息肉往往无症状,诊断困难,可通过X线、钡餐检查、胃镜检查发现。息肉的病因不是很清楚,但一般认为与遗传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使用抑酸剂、吸烟饮酒有关。根据胃息肉的病理检查特点,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,也称炎性息肉。属于迁延性腺体增生,一般不会癌变。
胃息肉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,近年来胃息肉发生率呈逐年上升态势。多发胃息肉主要是发生在胃黏膜的隆起性病变,多是因为炎症、压力大、食物刺激的原因引起。少数胃息肉属于腺瘤性息肉,是胃部良性肿瘤的一种,由上皮细胞和胃内腺体组成,这种类型的息肉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。另外还考虑,与长期口服药物有关,比如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,还可能与胆汁反流的刺激,进食油炸食物等有关。多发胃息肉,属于一种外科病,一般口服药物,是很难治愈的,可以做手术,但需要看年龄,身体条件而定,而且,还有复发的可能性,一般都是注意观察,定期检查就可以了。
胃息肉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决定,有些息肉没有症状,但并不是没有症状的息肉就可以不用治疗,对于有症状的息肉,需要积极治疗,如果没有症状,是腺瘤样的息肉,在临床上是要予以切除的,因为腺瘤样的息肉癌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。
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