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发低烧,请问低烧和高烧的区别是什么?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
高烧和低烧的主要区别在于体温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。一般来说,高烧的体温超过39度,这意味着引起发热的因素相对较重,并且身体对它有相对较大的反应,从而导致高烧。例如,某些严重的感染引发的肺炎,或软组织化脓性感染,甚至败血症、败血病等。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如果在腋窝测量体温,正常体温在36-37℃之间。如果体温低于38.5℃,则认为是低烧,所以38.3℃仍是低烧。此时,不需要服用退烧药进行治疗,但是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来退烧,例如用稀释的酒和酒精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,特别是腋窝、腹股沟、颈部、手掌和脚底,那里血管丰富。
正常成人腋下体温在36-37度之间,表示发热。临床上,根据发热程度,一般分为四种。第一,低烧。病人的体温在37度到38度之间。1度.第二,中度发热。病人的体温在38度到39度之间。2度到39。1度,表示中度发热。第三种是高烧。病人的体温在39度之间。2-41度,是高烧。第四,是超级高烧。如果病人体温持续超过41度,就是高烧。此时患者体温37.4度,临床可诊断为低烧。低烧患者基本不用药物治疗。注意喝温开水,多休息。
临床上根据体温可分为体温过低、正常体温、低烧和高热。低烧是指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烧之间,高于正常体温但低于38.5℃。体温测量的不同部位不同,体温也略有不同。例如,腋窝、口腔和肛门需要自己增减。
腋下的正常体温是36~37度,一般超过39度被认为是高烧。发烧是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,是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症状,而不是疾病。发烧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。一般来说,低烧是根据症状考虑是否采取降温措施。一般来说,高烧应该采取降温措施,可以是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。
感冒时病原体多半是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,当出现炎症反应后人体会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破坏、杀伤和清除,这是人体的自身的保护机制。发烧是人体对炎症反应的表现,通过体温升高,不适合微生物在体内生存,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。感冒伴低烧的时候不建议强行用药物进行退烧。此时建议多喝开水、补充水分保证足够的休息,多数患者发烧会逐渐得到改善,如果患者高烧不退,建议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,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。
38.5℃的温度是中度发烧,不是高烧。高烧患者的体温一般是指超过39度,39至41度之间就是高烧。超过41度是极度发烧,在38-39度之间的体温属于中度发烧。 37.4至38度之间的温度属于低烧。有许多原因可能导致发烧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。
三个月宝宝怎么退烧,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。第一,如果宝宝发高烧,即腋下表面温度高于38.5℃或肛门温度高于39℃,应及时给宝宝口服退烧药,一般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。第二,如果宝宝低烧或高热,服用退烧药效果不理想,可以给宝宝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,帮助退烧。第三,无论是高烧还是低烧,物理降温都可以用来帮助退烧。平时额头和脖子贴降温贴或者洗温水澡,效果不错。用药时请遵医嘱。
发烧可以分三个等级。体温39.1度-41度,属于发烧中的高热。低烧37.3度到38度,中度发烧38.1度到39度。出现高热的患者需前往医院就诊,需查明发热的原因,避免延误病情。
儿童发热很可能是病毒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。儿童体温低于38℃属于低烧,可以通过温水浴和物理降温的方式贴上退烧贴。如果体温超过38℃,则需应用解热镇痛药,如布洛芬颗粒剂。根据病因,我们应该进行治疗,常规血液检查,白细胞增多症,抗生素,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淋巴细胞增多症。如果发烧在39度以上,家长可以在身体降温的同时给孩子服用布洛芬、消炎痛等退烧药。如果服用退烧药后30至60分钟内没有明显效果,可以再次服药。用药时请遵医嘱。
宝宝牙齿发烧,平时体温不是特别高,主要是低烧或中烧,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不受影响,可以正常和别人互动玩耍。感冒的发热可以是低烧,也可以是高热,感冒往往还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,如鼻塞、打喷嚏、咳嗽、流鼻涕等。平时出牙发热不需要特殊治疗,多喝水。感冒发热以低热为主时,还需要多喝水,自然物理降温,自然散热。感冒发烧时,需要酌情使用退烧药。
内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