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天尿20左右次正常吗?
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正常人白天排尿次数在3~5次,夜间0~2次,一天尿20次左右是不正常的。引起尿频的病因较多,包括急性尿路感染,如尿道炎、膀胱炎等。大量饮水、茶、酒精、饮料的摄入发、妊娠等。
一般来说,正常人日间排尿4-5次,夜间排尿0-1次,每次排尿200-300毫升。如果排尿次数达到20次,完全可以诊断为尿频。如果是突然发生,可能是急性肠炎,可以做肠镜检查明确病变。
一天排尿十次以上是不正常的,临床上称为尿频。正常成年人每天排尿约4-6次。如果排尿次数明显增多,说明有尿频。导致尿频的原因很多,其中最常见的是尿路感染,如急性膀胱炎。由于膀胱粘膜炎症的存在,患者对膀胱感觉比较敏感,所以会出现排尿频率的增加,这在一般女性患者中比较常见。如果是男性尿频,则多为前列腺疾病所致,如前列腺肥大,由于增大的前列腺压迫膀胱,可能导致尿频或尿急。
一天小便6到8次是正常的,如果在24小时内小便超过8次,这是尿频的症状。尿频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,因为尿频会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和生活。因此,通常有必要解决尿频的临床症状。首先,有必要明确尿频的原因,尿频通常是由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。
成年人通常每天排尿超过2500毫升,这被称为多尿症,少于400毫升被称为少尿症。正常人每天排尿约1500毫升,排尿频率从5次到8次不等,这与当天的饮水量有很大关系。偶尔,排尿频率和尿量增加是正常现象,但是否有疾病并不取决于排尿频率,而是取决于尿量。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尿的次数因人而异,因环境而异,因年龄而异。在儿童和老年人中,由于儿童膀胱较小,整个反射轴尚未建立,有可能是儿童排尿次数较多。当前列腺炎发生在老年人,尤其是老年男性,或者由于其他原因,老年人的排尿次数会增加,每次排尿量不一定多。一般正常成人排尿5-8次左右。超过8倍,就不是老年人了,前列腺疾病除外,即使排尿次数增加。尿量的增加是理性的,也是病理性的,所以有些人习惯多尿,睡不着,老年人特别喜欢上厕所。但糖尿病患者排尿次数增多,并不是精神因素转移的,而是因为糖不能随尿排出,发生渗透性利尿,尿的数量和数量增多。尿量增加时,除了糖尿病,还有尿崩症,需要在医院仔细检查。
初产妇在妊娠20周可以感觉到胎动,经产妇可在18周左右。每一个小时出现2~3次胎动是正常的,12小时胎动在20~30次左右,胎儿在子宫内缺氧首先会出现胎动次数上的变化,在早期一般会表现为胎动频繁,如果12小时之内胎动次数小于10-20次,为胎动减少。在妊娠28周以后,也就是怀孕七个月以后就进入围产期,要求孕妇规律性的自数胎动。
在喂奶过程中,如果宝宝从喂奶开始就很渴望,吮吸的相对力量就会减弱,吮吸和吞咽的节奏就会缓慢而有规律,宝宝就会很满足,玩耍和喂奶,暗示宝宝可能吃饱了。如果宝宝吃了奶还能睡2-3个小时,那就醒过来吃奶,说明宝宝上次奶够了。还要观察宝宝的尿量。如果宝宝一天尿6-8次以上,说明宝宝一天奶水充足。也可以通过长期指标来看宝宝的体重增加情况。如果宝宝体重正常增长,说明宝宝有足够的收入。
一个20天的婴儿每天排便5到6次是正常的。这时,婴儿的胃肠功能还不成熟,所以很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消化不良腹泻。父母喂养方式不当或哺乳期母亲吃了大量油腻食物会导致婴儿腹泻。建议哺乳父母应及时观察婴儿大便的颜色、形状。
月经是育龄妇女的重要生理现象。随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,出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离和出血。所以月经规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。月经周期21-35天左右,平均28天。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称为月经,多为2-8天,平均4-6天。月经是指一次月经中,从月经第一天到月经最后一天的失血总量。正常月经量20-60ml。超过80ml,表示月经过多,少于20ml,但月经少于20ml。大多数女性可能没有明显的子宫内膜变化。月经少于5ml时,要注意。
判断宝宝是否吃饱,在喂奶过程中,如果宝宝从最初的喂奶开始就很渴望,吸吮时相对的力量会减弱,吸吮和吞咽的节奏会缓慢而有规律,宝宝会很满足,玩耍和喂奶,暗示宝宝可能吃饱了。宝宝睡觉的时间,如果宝宝吃了奶还能睡2-3个小时,那就醒过来吃奶,也说明宝宝上次奶够了。还要观察宝宝的尿量。如果宝宝一天尿6-8次以上,说明宝宝一天奶水充足。如是要训练婴儿一次吃饱,就得要养成好的喂奶的习惯,要有定时喂奶的习惯。
新生儿每天排便3-5次是正常的。如果给他们喂奶,可以少于3次,而母乳喂养可以超过5次,有的甚至可以达到每天7-8次,这些都是正常的。要注意观察大便的特点。吃母乳的新生儿大便一般黄软,无水样便、粘液和脓血。有的新生儿还可以两天排便一次。只要宝宝没有腹胀,就是正常。如有水样便或频率明显增加,可达每天10-20次。如有水样便或脓血便,需及时到医院化验大便常规,必要时口服药物治疗。
外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