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平时不喜欢喝水,昨天突然右侧腰部后面一点的位置,感觉很疼,有点像尿路结石,这个病有哪些症状呢?
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尿路结石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腰痛,肉眼血尿,尿频,尿急,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,如果出现这些临床症状,建议可以及时到医院去做一个尿常规,泌尿系彩超确诊后积极治疗。
尿路结石比较小的话是不会有什么症状的,多数直径小于0.4厘米的结石,可能再随尿液就自行排出,一些大的结石会引起腰腹部疼痛,尿急,尿频,尿疼。
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
泌尿系结石的症状与泌尿系结石的具体部位有关。泌尿系结石其实是一个统称,也叫泌尿系结石,包括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、尿道结石。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是腰痛和腹痛。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。严重者可出现发热。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排尿中断,即排尿时尿液不会突然流出。如果你走路和移动,尿液可能会再次排出。对于尿道结石,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、尿道疼痛甚至尿失禁等症状。
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,临床以男性居多,根据结石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。上尿路结石主要为肾和输尿管结石,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,疼痛多为肾绞痛,患者出现严重腰痛、背痛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出冷汗等;血尿与运动有关,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里有红细胞。部分上尿路结石患者可能无症状表现,患者多是在体检发现存在肾积水或上尿路结石问题。下尿路结石是指发生在尿路下端的结石,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,膀胱结石多继发于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,膀胱结石常表现为排尿中断和排尿疼痛,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,呈滴沥状,有时出现尿流中断及尿潴留。
尿路结石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,尿路结石疼痛就是结石往下移动,导致输尿管痉挛,患者通常是突发起病,剧烈的腹部、腰背部的疼痛,可能合并有畏寒、寒战、发热,治疗尿路结石疼痛最好的方法还是建议病人去医院做进一步治疗,不要盲目的擅自去处理。止疼药物的应用,如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针、地佐辛注射液等。可以用缓解输尿管痉挛的药物,如东莨菪碱、黄体酮、钙离子拮抗剂等。用药时请遵医嘱。
结石排出时,患者会感觉腰腹疼痛突然消失,没有上尿路结石引起的尿频、尿急、尿路刺激、反射性恶心呕吐,甚至下尿路刺激,会感到轻松。结石排出时,有时患者会感到尿道内一过性疼痛,感觉有异物排出。排尿突然变得通畅,原先腰部疼痛或肿胀的症状完全消失。此时提示结石已自行排出,甚至有患者排尿后能看到结石排入便盆,可以确认结石已完全排出。
肾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、形状、位置、感染和梗阻。肾结石患者大多无症状,除非肾结石从肾落到输尿管,造成输尿管内尿液梗阻。常见症状包括腰腹绞痛、恶心、呕吐、易怒、腹胀、血尿等。如果合并尿路感染,还可能出现畏寒、发热、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。急性肾绞痛常使患者遭受痛苦。此外,一侧肾结石引起的梗阻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,双侧肾结石或孤立肾结石引起的梗阻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。
尿路结石的排出主要取决于结石的位置、大小以及患侧肾脏有无积水,肾功能有无影响等多重因素。一般小于六毫米的结石才有可能自己排出来。可吃药排出,适当用解痉药物松弛输尿管,配合肌肉注射黄体酮,可以口服排石药物如尿石通,外加M受体拮抗剂如山莨菪碱,如果结石大于0.6cm以上,就很难自行从尿路当中排出,需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是经皮肾镜手术,或者是输尿管镜手术等等。用药时请遵医嘱。
尿路结石的大小通常小于0.5厘米。建议饮用大量的水,每天的水量超过2000毫升。同时,口服排石药物,如肾石通、尿通和排石颗粒、抗炎药物和适当的运动可通过尿液排出。对于大于0.5厘米且小于1.2厘米的结石,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打碎较大的结石,然后通过尿道将其排出体外。
泌尿系统是人体器官中的一个复杂系统,从上到下包括肾盏、肾盂、输尿管、膀胱和尿道。整个尿道是排尿的通道和器官,这个通道和器官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形成结石。有的患者有感染,有的患者有先天性畸形和尿路狭窄,有的患者有代谢紊乱,如尿酸异常或高尿酸血症,可形成泌尿系结石。泌尿系结石多形成于肾脏,可随尿液排入输尿管、膀胱、尿道,形成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、尿道结石。
尿频、尿痛、排尿时有血,最常见的原因是尿路感染,其次有可能是因为尿路结石导致的。当急性感染期时,可出现明显的尿频、尿急等症状。包括急性尿道炎、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等,都可以出现上述症状,也有可能是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、尿道结石造成的,一旦患者出现这些症状,要考虑泌尿系统感染,可以做尿常规检测,观察尿检结果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是否异常的增生。
泌尿系结石包括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,其中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。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。小于0.6厘米的结石可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。如果超过0.6厘米,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,需要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。
外科